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金台:挖掘区域“土特产”拓宽群众增收路

时间:2023-10-13    来源:陕西乡村镇轩     点击数:


近年来,宝鸡市金台区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区位特点,围绕特色产业做文章,深挖“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种价值要效益,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拓宽群众增收路径,培育壮大集体经济。    

           

           

时鲜果走出省大门


         
金河镇马家塬位于市区以北4公里,远离工业核心区,塬区空气清新,土地资源丰富。       因年轻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土地利用率较低一直制约着塬区各村发展。       镇党委研判塬区水土气候等特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布局果蔬特色产业。       “请进来”即“能人反哺”计划,先后动员10余名致富能手、退役军人、企业家返乡创业;       “走出去”即“外出取经”计划,组织各村支部赴陕西渭南、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学习产业发展模式。       永利村经过实地考察后,锚定智能大棚果蔬产业,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争取扶贫资金900万,流转土地1200亩,由合作社统一负责设施建设、果苗培育、技术维护和产品销售,先后建成智能水气循环沙培大棚10座,以河沙作为培育基质,由电脑控制水肥循环利用,种植的乳瓜、圣女果、普罗旺斯西红柿等时令果蔬,鲜食口感极佳,市场供不应求;       紫原村引进陕西丽影有限责任公司,流转土地1000亩,规划“四区一带”田园综合体,即综合服务区、乡村配套区、休闲体验区、生态种植区、景观苗木繁育带,建设展销大厅、电商平台、物流配送中心、果品深加工基地。       历经三年时间,培育种植4个品种的黄桃成功挂果,与安徽罐头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产品整体打包销往外省。       如今,全镇建成三个千亩以上规模的果蔬基地,全年果蔬产量1600吨,产值超400万元。    

           

           

小柴胡撬动大产业


         
硖石镇地处山区,面积151平方公里,耕地6.8万亩。       近年来,镇党委结合境内地势复杂,天气多变,土壤贫瘠等特点,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关专家考证,其出产的“北柴胡”药用有效成分含量高且药性温和,属“北柴胡”道地药材产区,决定举全镇之力,发展“大健康”产业。       以打造“柴胡产业链”为突破点,制定了“高校+合作社+农户”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邀请高校专家到村担任技术指导,动员每个党员至少种植3亩柴胡,示范带动各村及村民利用闲置地和撂荒地发展柴胡产业。       近年来,全镇整合14个村集体农业合作社联合成立了宝鸡市忆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作为全镇发展柴胡事业“领头雁”,按照“政府引领、联合种植、全程指导、树立品牌”的思路,通过技术指导、全程培育、重点宣传等方式,不断做大做强“硖石柴胡”产业。       2023年,投资1500万元建设柴胡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持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深加工能力,实现产学研功能一体化。       据统计,目前全镇种植柴胡面积达3万余亩,年产值约3千万元,每户家庭柴胡收入达4-6万元。    

           

           

城郊游升级全年游


         
围绕农业大花园、农村大公园、农民大乐园,将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按照“基础提升、龙头牵引、依村就势、串点成面”的思路,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互动融合。       全面实施“厕所革命”、村庄净化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完成农户卫生厕所改造3840座,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稳定在90%以上,退化林修复0.5万亩,封山育林0.7万亩,国土绿化1930亩,植树31.2万株,推动人居环境整体提档升级;       在西府老街创建4A级景区的基础上,继续挖掘美食资源和传统文化,推出富有西府特色的传统美食和民俗特色的文创产品,成功入选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精心打造玉池知青文化公社、陵辉村塔塔帐篷营地、塔寺头村农耕文化展览馆等乡村休闲旅游观光主题公园,满足旅客体验知青文化、农耕文化、亲子休闲等多种需求。       依村就势,巧妙利用农家外墙建成各类文化主题长廊,塑造具有小景观、小节点的农家庭院。       全区整体规划,以4A级景区为龙头,以主题公园为支撑,以小景点为点缀,将多处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精品线路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全域旅游产业带,乡村游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全年有景的蜕变,金台区跻身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来源:宝鸡市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