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党建引领 > 镇街党建 > 正文

宝鸡市金台区升级阵地与更新服务,提升群众参与治理的意愿和社区认同感——“小空间”做实“大服务”

时间:2025-11-03    来源:-     点击数:

“以前我们的办公场所只有两间房,要服务9000多名社区居民,完全没有多余的场地进行功能拓展。”10月31日,宝鸡市金台区十里铺街道宏文南路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张淑侠指着焕然一新的大厅介绍,“区上给我们争取了1100平方米的空间,又进行了装修改造,如今我们这里地方宽敞明亮,各功能区愈加完善,服务居民更便捷了。”

宏文南路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举办“重阳节最美微笑公益摄影活动”,社区居民现场登记信息、领取号码,等待拍照。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居民人数上升、新建小区增多,群众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近年来,金台区不少社区都面临着阵地面积不足、功能不全的难题。

今年3月,金台区组织相关镇街及社区负责人外出学习、借鉴经验,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性方案,为破解阵地难题厘清思路、指明方向。

场地如何解决?资金从何而来?这两大问题最棘手。

“面对资金缺口,我们创新思路,打出‘党费撬动、财政托底、项目输血’组合拳,多渠道筹措资金,共筹集市管、区管党费、各类项目资金、区级财政资金等1300余万元。”金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化敏说。

场地问题复杂多样,摸清底数是前提。金台区相关部门实地督导30余次,现场了解情况、分析难点。

四季花城社区开展“友邻便民日”活动,居民纷纷参与其中。

“有了功能完善的阵地,我们服务群众时就能更精准、更高效,真正放开手脚为居民办实事。”金台区西关街道新福路东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吴文平道出基层期盼。经金台区多部门专题协调与街道反复沟通,最终为新福路东社区落实700多平方米办公用房。

截至目前,金台区已通过盘活闲置资产、严把标准新建、统筹项目改造等方式累计新增阵地面积25511平方米,破解了光明社区、星城社区等一批社区无永久阵地、阵地面积过小等历史遗留问题,打造了四季花城社区、豪城社区、三迪社区等一批标杆党群服务中心和站点。

硬件到位后,金台区各社区遵循“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群众面积最大化”理念,结合实际科学设置功能区,新增社区便民服务大厅20余个,书画室、舞蹈室、图书室等居民休闲场所80余个,新建童梦工坊、弈趣阁、鱼花长廊等特色场所20余个,有效拓展了服务承载能力,为开展多样化、项目化服务提供了物理支撑。

豪城社区居民在多功能舞蹈室内上瑜伽课。

“我们的多功能室内可以跳舞、练瑜伽,还购置了吉他、电子琴、古筝等乐器,吸引了不少居民预约使用。”金台区西关街道豪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康冬雪说。

硬件“焕新”只是起点,让空间持续“发热”才是关键。

豪城社区推出“豪好说”“豪课堂”“豪生活”“豪韵乐”四大平台,构建起“豪”品牌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瑜伽、古筝、合唱等课程;西建社区持续优化“七彩课堂”品牌建设,为双职工子女提供免费托管服务及婴幼儿早教服务;四季花城社区打造“暖心365”服务品牌,依托“友邻便民日”等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缝纫、磨刀、理发、家电维修等免费服务……补齐设施短板后,社区依托阵地深化党建品牌建设,开展特色活动与专业服务,群众在社区生活的幸福感更足了。

“同时,我们联合多元力量,各社区在‘合伙人’机制上深钻细磨,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阵地维护管理。通过‘契约化’合作,我们与包抓部门、共建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物业等签订协议,借助党建联席会议共商治理难题,合力开展便民服务。此外,我们还培育志愿者队伍,发动居民担任‘功能室管家’或活动助理,群建群治氛围愈加浓厚。”金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崔亚荣说。

这种“社区搭台、多方出力”的共治格局,有效破解了“重建轻管”的难题,让服务阵地真正成为居民共建共享的温馨家园。

“现在天天都想来党群服务中心坐坐,我和孩子都能找到喜欢的活动!”金台区中山东路街道人民路社区一位年轻妈妈王文艳的心声,道出对改造后社区阵地的满意度。

金台区阵地升级与服务更新,显著提升了群众参与治理的意愿和社区认同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

“下一步,我们将在巩固阵地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持续优化阵地功能布局,推动资源高效利用,确保每一个‘小空间’都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做实做优‘大服务’。”金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化敏说。(群众新闻记者 李静茹 通讯员 刘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