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镇:扎实开展“四化”工作法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省开展“三个年”活动的重要之年,按照区委书记薛建恩“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党建宣传工作,提升党的建设影响力和号召力,充分展示各级党组织好经验好做法好成绩,彰显金台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要求,《金台先锋》微信公众号开辟《金台党建在一线》专栏,举办全区党建宣传报道竞赛。专栏以“亮学习、比作风、晒成绩”的形式凝聚党员干部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在全区营造党建引领、实干进取、勇争一流的浓厚氛围。竞赛活动于4月份启动以来,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大力挖掘素材,形成了一批党建工作特色亮点的专题报道。从今日起,在《金台先锋》微信公众号《金台党建在一线》栏目刊登,本期刊发蟠龙镇党建工作特色亮点材料二。
近年来,蟠龙镇致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实践,以“摸底常态化、管理科学化、活动经常化、关爱人性化”的“四化”工作法,走出了一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基层党组织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一、抓基础性工作,确保流动党员摸底常态化
深入调查摸底。按照“全面分析—弄清实情—理顺关系”的程序,从镇机关事业单位、农村、企业三个层面认真摸底,摸清全镇流动党员数量、分布领域、从业状况等基本情况,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优化党组织设置。灵活选用单独建、联合建、依托建等多种方式,在流动党员就业相对集中的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中建立党组织,让流动党员在哪都能找到“家”。打破沟通屏障。依托“爱蟠龙”微信公众号,开设“流动党员之家”专栏,建立流动党员信箱,设立服务咨询电话,畅通服务诉求渠道。
二、实施分类管理,确保流动党员管理科学化
灵活管理。分层分类,有针对性的对流动党员采取灵活教育管理,对长期流动且外出地不固定的党员,通过微信推送学习资料进行“联系式教育”;对外出地点相对固定的党员,积极与当地党组织联系,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委托”到当地党组织,进行“委托式教育”,确保流动党员教育不脱节、管理不断线。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自身特点,积极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对接,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做好关系接转、党员报到工作。定期对长期“托管”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进行研判,督促提醒符合转出条件的流动党员及时将组织关系转到工作单位或长期生活居住地。网络“云”管理。运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发挥“智慧党建”便捷效能,依托学习强国、微信等使用频率高的APP开展党员活动,定期向流动党员推送党史、党的政策等学习资料,帮助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开展学习。

三、搭建互动平台,确保流动党员活动经常化
推行设岗定责。鼓励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岗,两地显作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岗”等,引导流动党员踊跃参与平安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目前,全镇上岗流动党员248名,占流动党员总数42.5%。创新激励办法。由镇党委统一印制“党员政治生日卡”“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等,采取上门走访、网上谈心、手机短信、信件邮寄等方式发放“贺卡”,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听取流动党员对党组织意见和建议,了解流动党员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帮助解决。目前,累计邮寄“贺卡”178张,上门发放406张,发送祝福短信1762条。丰富活动内容。鼓励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的流动党员穿上红马甲参与社会管理,组织具有文艺爱好的流动党员牵头成立“锣鼓队”、“自乐班”等文艺队伍10余个,丰富流动党员生活。
四、完善保障机制,确保流动党员关爱人性化
健全结对帮扶制度。动员党组织支委成员与流动党员、困难党员结对帮扶,先后为15户流动党员家庭办实事20余件,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100余人次,帮助3名流动党员协调解决创业难题,确保流动困难党员“困时有人帮”。推行定期报告制度。推行流动党员、困难党员信息库和帮扶情况月报制度,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平时有人问”。落实送温暖制度。在重大节日组织慰问活动,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近年来累计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困难党员100名以上,发放慰问金(品)达10余万元,确保“困难有人问,节日有人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