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赋能,服务提质倾心筑巢焕新服务版图
四季花城社区成立之初,街道党工委抢抓机遇、提前谋划、积极协调企业配建社区办公用房,历经一年多时间,一个开放、共享、绿色、现代的花园式社区“破茧成蝶”。建好阵地是基础,用好阵地才是关键,四季花城社区党支部着眼于做好阵地建设的“后半篇文章”。聚焦居民需求,建设“爱心”“护馨”“户外工作者”三大驿站,延伸服务触角;合理规划空闲场地,打造“四季文明小院”,把“闲院子”变为“热场子”,让居民在休闲娱乐中认识社区、了解社区、融入社区;以辖区党员为主体成立“四季先锋队”,精心打造“暖心365”品牌,全年无间断为居民提供服务,传递社区温度;依托智慧社区平台,设置信息发布屏、线上议事厅,实现活动信息“即时达”、民意诉求“线上汇”,用“数字芯”驱动智慧服务。
每月15日,“四季文明小院”友邻便民日都会吸引大量居民前来体验理发、义诊、维修等免费便民服务,小院成为人气“新高地”。社区服务承载力与吸引力实现“双提升”,“小空间”承载了“大服务”。
文化铸魂,古韵新生以文化人激活治理密码
北首岭社区因辖区的北首岭遗址而得名。社区党支部深挖“家门口的宝藏”,将文脉底蕴融入阵地建设,着力打造“有根有魂”的特色党群服务阵地。将北首岭先民“勤劳、智慧、协作”的“红陶精神”嵌入社区治理,融入到党员教育、居民公约和志愿服务中,设立“红陶先锋岗”“邻里陶缘调解室”,引导党员群众像陶土般紧密融合,像先民一样协作共进,把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治理硬支撑。联系宝鸡文理学院,精心打造蕴含仰韶文化元素的“古韵空间小院”,以小院为载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凝聚干部向心力、增强居民归属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促治。
北首岭社区特色文化阵地建设,让社区治理有了独特的“文化底色”和“精神内核”,干群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活动积极性明显提高,历史文化遗产成为社区凝聚共识、促进发展的“金钥匙”。
五社联动,暖新议事双向奔赴促进共治共享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差异化服务需求,金陵湾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五社联动”,引入社会力量“活水”,在小区楼宇、商圈等关键节点共建“红色驿站”,配备休息座椅、免费WiFi等便民设施,精准解决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饮水难、吃饭难、休息难”的现实问题,同时,社区以驿站为平台,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群体提供技能培训、法律咨询等延伸服务。定期组织“暖新议事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指导社区服务升级。鼓励外卖小哥担任“流动网格员”“平安巡查员”,发挥其走街串巷、熟悉地情的优势,报告突发事件、预警异常情况、传递社情民意,形成“驿站服务”与“小哥反哺”的良性循环,“红色驿站”不仅是“歇脚地”,更是“治理哨”。
红色驿站建成后,累计提供服务4000余人次,逐渐成为新就业群体的“暖心巢”、社企共建的“连心桥”、彰显社区形象的“新窗口”,社区治理“新”力量不断壮大。
风起潮涌,自当奋楫破浪,梦遥愿艰,更需躬身笃行。群众路街道将持续深化社区阵地建设,推动基层治理与时俱进,坚持“居民要什么,我们干什么”,让居民“所念所想”可感可及,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离不开的“第二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