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宝鸡市金台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主动适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形势新任务,聚力破解农村党建“力量不足”难题,构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全链条”培养储备机制,为年底村“两委”换届做好人员准备。
扩宽选人视野,突出好中选优。
坚持区委主导、书记带头、常委带队、区镇联动开展“村村到”调研摸排,全面掌握村“两委”班子运行情况和本村各类人才情况,重点关注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致富带头人、在外创业人员等群体,综合分析个人意愿、年龄、学历等因素,每村提出2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初步人选,通过区级联审后,确定为正式人选。镇街建立人员信息库,详细记录基本情况、工作表现、培养情况、专项特长等,区委组织部建立人员台账,实行备案管理。春节前后,抓住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通过召开家乡发展座谈会、上门拜访、政策宣讲等措施,在选优补强、充实队伍上持续用力。目前,已建立140人的后备力量队伍,大专以上学历人员较上年度增加8人,人员占比从58%提升至65%。
创新教育培训,全面赋能提升。
按照区级抓重点,镇街抓全员的思路,区镇两级分别制定培养计划。区委组织部每年举办后备力量示范培训班,安排理论辅导、交流研讨、实地观摩、思维碰撞等环节,强化后备力量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镇街党(工)委举办全员培训班,设置政策法规、乡村振兴、实用技能等课程,着力提升带领群众致富、处理村级事务的能力。创新推行区、镇、村“三级联育”,村级层面安排后备力量在吃劲急难岗位中“强筋壮骨”;镇街层面选派一批优秀人员到机关跟班学习;区级层面安排“三类”村党组织的后备力量到“一类”村党组织跟班学习,通过三级提质赋能平台,推动后备力量比学赶超、淬炼提升。建立“3+1”帮带机制,明确镇街领导班子成员、业务骨干、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帮带导师”,通过“一带一”“一带多”进行结对帮带。目前,已为140名后备力量确定420名帮带导师,帮助后备力量快速进入角色、加快成长成熟。
提高薪酬待遇,聚力拴心留人。
从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和发展集体经济两方面着手,持续提升村干部待遇水平。2024年,两度提高村干部补贴标准,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和其他村干部基本报酬分别增长27%和41%;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增长100%。同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按照村党组织书记不低于全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其他村干部为村党组织书记70%的标准,由区委组织部每年动态核定一次,确保村干部收入跟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实区财政全额补贴人身保险待遇,为356名村干部购置人身意外保险,免去村干部后顾之忧。出台《村干部补贴与集体经济挂钩奖励暂行办法》,明确对年经营收益10万元以上且较上年度实现增长的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奖励。同时,规范操作收益认定、奖励措施、奖励程序、监督管理四个关键环节,按照个人贡献实行差异化发放,为吸引优质人才到农村建功立业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